热评丨流量该往何处去?
大同煤矿集团金海煤业有限公司(矿井能力 90 万吨/年)。
南非理查德港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52.75美元/吨,环比下跌0.30美元/吨,跌幅为0.57%。欧洲ARA三港市场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47.28美元/吨,环比上涨1.71美元/吨,涨幅为3.75%。
国际市场需求端刺激减弱,供需长时间达不到平衡都对国际煤价的动荡走势有直接影响。一般来说,煤炭成本依赖其物流成本,运输成本占煤炭交易价格的很大一部分。未来几年,煤炭虽然将在发电市场上发挥重要作用,电力等基础设施需求的提高将成为煤炭需求量上涨的一个原因,但是就目前形势来看,全球各大电厂库存量趋于饱和,因此,对煤炭的依赖并不明显。随着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对煤炭的需求量日益减少,专家预测到2023年全球煤炭需求增速将放缓至3.43%。据秦皇岛煤炭网价格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4月1日当周,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动力煤价格报收51.13美元/吨,环比下跌2.41美元/吨,跌幅为4.50%。
本周期国际三大港口动力煤价格延续上周走势两跌一涨一般来说,煤炭成本依赖其物流成本,运输成本占煤炭交易价格的很大一部分。新的岗位、工作环境,让他也感受到新的变化。
据江林介绍,章丘把企业转型发展和人员分流捆绑在一起,主要分三种解决办法:一是将煤矿原有建设用地,按国家规定重新流转盘活,通过建设一些金融、电商、物流、医药养生等现代化的工业园、产业园,吸纳煤矿员工的重新就业。整个过程中,章丘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煤矿企业职工队伍庞大,这不是简单的一纸命令就能解决的,最重要的是,在关停并转的同时,要妥善安置员工的分流和重新就业。既表明产能过剩问题的严重性,也彰显了中央解决这个问题的决心和勇气。大家想不通,觉得憋屈,也无法接受一次性的补偿方案。
对于章丘,最重要的是,在关停并转的同时,要妥善安置员工的分流和重新就业。他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当他第一天到新的工作岗位时就懵了,他被分到热力电厂的中央控制室,面对眼前一排排不断闪动的数字、仪器、图表,高承亮这个在煤井下挖了快20年的人,眼睛都看不过来,一下子很难适应。
单文晶:这些年,女工在煤矿非常的享福的,最累的工作也没有累的,就是在这养着。有重新换一个行业,在附近一些生产单位上班,工资比原来要少将近一半,每月2000多元。是按照这个国家有关政策推算出来的,可能职工诉求不在这个方面,还可能有工伤怎么补偿其它方面,这些工作,如果不深入了解的话,这个方案,难免就显得粗糙。尽管能拿到一笔补偿费,但大家还是忧心忡忡。
刘荣凤夫妻,是当地一家煤矿的双职工,20多年来,夫妻俩一直都没离开煤矿,现在要重新创业、再就业,他们从心里打怵。尽管矿工的工作很艰苦、工资也不高,但是,每个矿工都是靠这份工作养活着整整一大家子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章丘煤矿就有200多个,高峰时,从业人员3万多人,每年上交的税收7、8个亿,最多时占当地财政收入46%。今年年初,关停了2100个燃煤焦炉,现在正在煤改气,这项工作。
产煤大县转型势在必行,煤炭职工何去何从?原煤矿员工单文晶:我们接到这个通知的时候,大家说人心慌慌,也不夸张,真的是这样子。姐妹们一加入进来,刘荣凤给经销商送货的频率明显加快。
然后将企业原有的可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合法地开发利用,建成一批现代工业园区、新兴产业园区,等这些园区走上正轨并有收益后,再逐步偿还政府债务和集团自身的债务。资金问题,成了当地政府和有关单位面临的又一道难题,章丘市会如何破解?那些40、50的员工,又会面临怎么的人生转折?再转岗,再打拼,老员工打破地下到地上的坎儿面对职工分流补偿资金难题,特别是那些外债缠身、资不抵债的煤矿企业,该怎么办呢?章丘市委市政府和相关单位,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调研、分析,最后作出了一个果断的决定。
从家里出来以后,高承亮带记者去他曾经工作过的矿井,这是一口已经被废弃了的矿井,井口已被水泥填埋,上面水泥碑上注明废弃矿井的名称、时间等内容。借鉴好成功经验,才能让我们的去产能与保就业实现双赢。刘荣凤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工作,还比原来上班挣得多,于是,刘荣凤拿着补偿款开始了自主创业。在他们当中,还有两位女性员工,硬是凭着一份信念,闯出了样子。《经济半小时》记者:一般外面的,地上一般的行业呢?王常勇:他拿一千五左右,不到两千。李克强总理曾明确指出,如果把亿万群众的创造力发挥、积极性调动起来,就可以形成投鞭断流的趋势,再加上背水一战的意志,那就可以抵住经济下行的压力,而且促进经济的转型。
她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现在最少每隔一天,就得送一次货。而更让他们很难接受的是,他们被原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的货币化补偿方案。
如今的再创业,不仅让单文晶找到了健康,也找到了一份自己喜欢的职业,她觉得自己是很幸运的一个人。43岁的单文晶,原来在当地一家煤矿做工会管理工作,由于工作关系,加上女工不用下井,工作相对比较轻松,20多年来,她压根儿就没想过,有一天还要重新再就业。
无论从年龄,还是专业知识,高承亮意识到自己必须迈过从地下转产到地上这道坎。刘天东告诉记者,这次经历也让他们在如何去产能、如何关停所有煤矿企业,又让煤矿员工安心这个问题上,积累了难得的经验。
在征得家人的支持下,她到河北、北京、山东济南等地,找到原来的老师,又学习了一个多月瑜伽。在前几年煤炭产业繁荣时,章丘有煤碳企业200多家、600多个矿井,从业人员4万多人,同样面临压产能的巨大挑战。单文晶说,几年前就练过瑜伽,何不趁这次企业转产分流的机遇,来一个重新就业,还能圆自己的梦想。《经济半小时》记者:你们当时拿多少钱一个月?原煤矿员工王常勇:当时拿三千八左右,将近四千块钱。
半小时观察: 去产能与保就业要实现双赢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五项重点任务三去一降一补,也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面对矿工提出的合理要求,他们不断地对原有的方案进行完善。
在章丘市政府的主持协调下,当地煤炭企业员工分流的补偿安置方案终于以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稳妥地出台了。为了抓紧时间干活,刘荣凤连跟人说话,也没歇下。
原煤矿员工刘荣凤:我(夫妻)两个人都下岗了,这个经济(收入),你必须得考虑。当单文晶被告知被分流,需要重新就业时,她也纠结了一段时间,她想来想去,还是想做自己喜欢的事
王常勇:出去找工作非常难,(2015)年我们从网上看了几个工作,上威海去了一趟,包括济南周边,我们都去了,我们这个岁数的,没有要的。俗话说,隔行如隔山,高承亮的转岗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高承亮连续在井下工作超过19年。考虑到妻子没有工作,家里还有两个女儿在上学,高承亮权衡比较后,最终选择留在家乡,重新在一个新单位上班。
借鉴好成功经验,才能让我们的去产能与保就业实现双赢。江林:就是矿上的建设用地,1600余亩,我们在规划当中,就是大体确定了一个,是总部经济,第二个是养老养生地产,第三个是就是高端的工业区市地产项目,保证整个园区的人员一些住房住宿。
王常勇:也就按2014年一个月的工资,你这个月开三千八,乘以你这个工龄,就是(补)偿你这些钱。王常勇大致算了一笔账,他工龄26年,按一年3800元算,拿到手也就9万8千多元。
尽管能拿到一笔补偿费,但大家还是忧心忡忡。李强说,这个新工作和以前井下挖煤作业,最直观的变化,就是每天都得穿西装。